
形态特征:
帝玉为多肉植物,植株无茎,非常肉质的卵形叶交互对生,其基部联合,整个株形像元宝。叶外缘钝圆,表面较平,背面凸起,灰绿色,有许多透明的小斑点,叶表面平展,背面凸起,新叶长出后下部老叶皱缩枯干,因此植株始终保持着1对至3对对生叶。花具短梗,直径7厘米,花朵橙黄色,花心颜色稍浅,花期春季。
帝玉(Pleiospilos nelii),
番杏科(又名阿衣松科)(Aizoaceae)对叶花属(Pleiospilos)的植物,它和对叶花(Pleiospio sbolusii)青鸾(Pleiospilos simulans)、连蝶玉(Pleiospilos optatus)等,是这一属的代表植物,国内已经有所栽培。
生活习性:
温度:不耐寒,生长适温18-24℃。
光照:耐半阴,夏季强光时注意避光遮阴。
施肥:较喜肥,生长期每20-3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。
湿度:耐干旱。生长期多浇水,保持湿润的盆土;夏李高温时控制浇水,保持土壤稍干燥。

繁殖方法:
帝玉的繁殖常用播种法,种子随采随播,因种子细小,播后应采用“洇灌”的方法浇水,使水分从盆底慢慢洇湿土壤,在20℃至24℃ 的条件下,10天左右出苗。苗期应注意通风良好,以防腐烂,幼苗生长很快,过分拥挤时要及时分苗。
帝玉的繁殖,不同于生石花的繁殖。生石花的繁殖,大多情况下只能进行有性繁殖,即用种子播种,无性繁殖的成功率很低。而帝玉,既可以有性繁殖,也可以无性繁殖,两种方法都可以采用。相比之下,无性繁殖比有性繁殖更保险,而且成苗快,开花早,但成株分蘖慢而且少,繁殖数量也少,适合于家庭或爱好者进行。用种子播种,虽然周期长,但一次得苗多,容易形成规模,适合于商业经营者。
无性繁殖就是扦插繁殖。操作方法简单。养护三年以上的大株帝玉,根部会分蘖生出小苗来,待小苗长大到比花生豆还大些,结合换土,带上一段硬根,切下小苗,将切口晾晒干,就可以扦插了。扦插介质用细沙或者珍珠岩均可,在温度15-25℃时约7-15天便会发根,然后用大苗栽植的办法栽植就行了。发根期间,不用遮光,使介质略潮并做扣罩,效果更好。

分布范围:
帝玉原产南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