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形态特征:
茎干肥大挺拔,高可达5米,直径可达30厘米,圆柱形、褐绿色,密生3枚一簇的银灰色的硬刺,较粗短,长2-6厘米。茎顶丛生翠绿色长广线形叶片,尖头,叶柄及叶脉淡绿色。花白色,中央黄色,直径约5-8厘米,有清香,开花期多在春季至早夏。
产地生境:
非洲霸王树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部的热带地区。性喜温暖、干热和阳光充足的环境,但能半萌,生长适温为20-25℃,冬季室温应不低于15℃,若夏季温度超过35℃,叶片易枯黄睨落,冬季气温低于10℃以下,易受冷害和冻害。

繁殖方法:
可采用播种、扦插和分蘖繁殖,但以种子繁殖为主。
播种:非洲霸王树的种子长约1厘米,宽0.2厘米,呈棒槌状,灰白色。播种时间宜在四五月,播种前,先用温水浸种24小时,播种温度18-25℃最为适宜,湿度95%最佳。播种基质可采用泥炭:珍珠岩:粗沙=8:1:1的比例配制。播种后一般用细泥炭覆盖。非洲霸王树一些种子播种后3-5天后可发芽,但有些种子需要5-6个月。刚出芽的小苗应遮荫50%,半个月后即可进行全日照管理,小苗期间苗士应保持湿润和通气。出苗后1个月,视长势情况,其进行炼苗处理,以增强抗性。
扦插:非洲霸王树的扦插繁殖较易成活,一股在春天剪下植株上郡的枝条干燥5-8天后进行沙插即可。
分蘖:一般也在春季进行,直接切割植株基部的萌蘖进行栽种。

栽培技术:
湿度和浇水:耐干旱,忌积水。新叶长出时,要保持盆土湿润,但避免盆土过分潮湿,每买浇水前,应检查盆土,待其盆士表面发干后才浇水。夏季如气温过高,易导致其叶片院落进入半体眠状态控制浇水,冬天时也只需保持盆土湿润即可。
栽培基质和施肥:栽培基质宜采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壊士。在栽培中可用泥炭、珍珠岩、粗沙按1.2:1:2的比例配制培养土,生长李节,小苗期按氮、磷、钾1:1:1配比,每半月施一爽;大苗按氮、磷、钾1.2:0.8:1配比,每10天浇一灾。也可施少量多元缓释复合肥颖粒于盆面。
换盆:换盆时要注意少根系损坏,同时避免用力捏具根颈部,以防植株受伤造成植株烂。